在剛開始上課時,現場的氣氛可能都是比較低彌的。這時講師需要先跟學生建立一些連結(Connection),調整一下現場的學習氣氛,這樣教起課來才會更有效果!而舉手法 & 問答法,就是在一開始調整氣氛,建立連結的最好方法之一。
講師可以規劃1~2 個問題,先請台下用舉手的方式回應,例如課程主題是「智慧型手機的市場行銷」,也許可以這麼開始:
==============
「請問目前手邊擁用智慧型手機的,請舉一下手?」(操作提醒:講師記得看著大家,自己也把手舉起來….)
「謝謝,那接下來想請問一下大家使用的手機廠牌。使用 iPhone 的 … 請舉一下手?」
「使用 HTC 的 … 請舉手?」
「Samsung 的呢?請舉手?」
==============
(大堂課作舉手及問答的經典實例,哈佛的正義課)
這是應用舉手法建立互動及開場的例子,當您講規劃好適當的問題請學員舉手,而學員真的配合時。講師與學員間就建立了一個最簡單的指令連結及互動(這其實是基礎的催眠技巧:,建立信任連結^_^)。進一步,講師可以將舉手法轉變為問答法,例如以下的例子:
==============
「謝謝各位的舉手,接下來我想請問大家,您是如何選擇的?想先從 iPhone 的伙伴開始 … 為什麼您當初會選擇 iPhone 呢?」(指定某人回答)
「謝謝剛剛的回答(轉向另一位),那您呢?您為什麼選擇 HTC 呢?」
在講師問了一二個後,可以簡單的作個摘要,然後說:「謝謝大家的意見,我相信每個人在選擇手機時,都有不同的考量 … 這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:智慧型手機的市場行銷 …. 我們來看以下今天的課程大綱 ….」
==============
(哈佛的正義課,以個案討論的方式,交互運用舉手及問答法)
上述就是一個舉手&自問法完整的操作案例。有幾個重要的提醒是:
1.指定回答:請記得在操作問答法時,千萬不要只是說:「有人自願回答嗎?」因為自願這件事的不確定性太高,而且您課程才剛開始,氣氛也許還沒開始建立,所以建議老師還是以指定人的方法回答。如果空間允許,您也可以走近回答人的桌位,請他回答。
2.重述回答:在學員回答問題後,講師可以摘要性重覆學員的回答,除了讓其它人也可以聽的清楚外,也能讓學員感受到講師有用心聆聽
3.肯定讚美:沒有錯誤的答案,只要學員願意回答 … 都是好答案!講師記得點頭微笑,專心聆聽。聽完之後再加以肯定!(例如:這個答案很好!這個觀點很有趣 …)。記得如果一開始就批評學員 … 那接下來就沒有任何回答了 …
也許有人會想要問:「如果指定某個學員回答 … 可是他不說話 … 那要怎麼辦?」。這個是可能發生的!因此建議您可以找剛才有舉手的人(願意舉手,代表他回應的意願較高),或是找跟您有眼神接觸的人(同樣的回應意願較高)。如果真的指定某學員回應,而他不講話時 ….. 大概2秒之後,可以就先跳過他,就說:「嗯 … 沒關係…您可以先思考一下,我們再請問下一位 …」然後就自然的轉移焦點。這樣才不會反而造成學習現場氣氛的尷尬。
如果您發現您連續問2~3 個,都沒有人回應!!其實還有另一個可能:就是您問錯問題了!!因此問題是要事先規劃,而不是隨機發問的。最好的問題,是可以透過幾句話就回答出來的問題。以剛才智慧型手機的例子而言,問學員「如何選擇自己的手機?」是還不錯的問題,但如果問「您對手機市場的發展有什麼看法?」這就有點難回答了(比較難的問題,可以規劃用小組討論法來做)。所以題目也是事先規劃跟選擇的。
下次站在講台開始一門課程時,也許可以試試看使用舉手法&問答法,作為簡單破冰及建立信任連結的手法,您會發現真的蠻有用的哦!
(有注意到講師的手也舉起來了嗎)
註1:同樣的手法,在簡報開場時也很有用,只是要選擇適用的場合。例如用在同仁、部屬、或大眾型簡報是很不錯的,但是用在對客戶 & 長官的簡報,就可能要思考一下。開場破冰的方法有很多,像是故事法,自問法,資料引用法、自我介紹法 … 也都是可能的方向,這個我們之後再討論
註2:若能結合競賽或遊戲機制,台下主動舉手及回答的意願會有大幅度的增加。我們之後文章再來說明如何導入競賽激勵制。
註3:在操作舉手法時,講師記得自己的手要先舉起來,作為引導。並且記得要從比較多人會舉手的問題開始問(例問要問:那些人有智慧型手機,而不是:那些人 “沒有”智慧型手機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