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來聽的還有一些我的朋友及學生,在演講結束走往 Starbucks 的路上,有學生問我: “最近有一場專利簡報,想要跟投資者募資,該如何作呢?”。我聽了笑一笑,反問他一個問題: “您剛聽完今天的演講,那該如何把今天的簡報波型圖(Presentation Form - Sparkline)應用在您即將作的簡報上呢?
我把這個問題,也問了其它的學生。沒有人可以馬上回答出來…….
Nancy Duarte 的成就早就世界知名,不願面對的真相、蘋果、Cisco、奇異….都是 Duarte Design Co. 的客戶。她寫的簡報書 Slide:ology(中文書名:視覺溝通:讓簡報與聽眾形成一種對話),以及Resonate(中文書名:視覺溝通的法則),已經把簡報的不同部份作了極深入的解析。包含簡報準備(便利貼法、描繪草稿、演練)、視覺傳達(圖片、影片、表格、配色、字形、緩衝投影片)、簡報呈現(開場+過程+結尾、肢體語言、如STAT般結尾)….所有跟簡報有關的觀念及技巧,這二本書真的談到了很多很多。
但是這次演講的主題,主要集中在波型圖(Sparkline),這是Duarte在第二本書 Resonate 的主要論點。簡單的說:Duarte利用了戲劇分析的手法,把幾場精彩的簡報或演講的起承轉合,畫成起伏的波型圖,波型下方為現實狀況,上方為可能狀況。她將 Steve Jobs 、金恩博士、諾貝爾獎得主費曼…等人的演講結構,轉化為波型圖,更細一步將笑點、以及使用的技巧(如影片、故事、隱喻、重述、展示…)用不同的顏色區隔出來,為了符合地區特色,她甚至分析了國父孫中山及馬英九總統的演講波型圖。Durate 也談到了簡報必需要有開場/過程/結尾,更進一步談到了簡報可以應用電影故事的手法,從平凡世界>冒險歷程>導師>重生….等。
Duarte 的投影片也如她書上寫的非常簡捷,大致如同我們談過的大字流(像是高橋流)、圖片、以及簡單的波型圖(還有其它表格,半圖半文字的作法用的較少),也善加利用了單純的動畫出現來控制投影片出現的節奏(注意到了嗎?並沒有飛來飛去的動畫),開場&結尾都是用故事來帶,在開場不久後時還播了一小段影片用來吸引觀眾注意。整場演講的肢體語言也很生動自在 …. 在這些部份 Nancy Duarte 是專家,相信對大家應該會留下一些衝擊及影響,特別是比較少接觸國際級簡報的聽眾,單是看她的演講應該就可以有很多學習(如果大家看得到背後的理念及準備)
以上的這些,大家都知道,也都看得到。但若仔細思考這次演講的重點:也就是波形圖(Sparkline),有些問題就出現了….例如:“如何把波型圖(Sparkline),用在你平常工作的簡報呢?譬如說:對老板的工作報告?對同仁的技術簡報?對投資者的財務報告?”
考到您了嗎?
在演講前我其實己猜到 Duarte 可能會把焦點放在波型圖,原因可能是:身為大師,除了基本的簡報技術外,可能想要有一些創見!….一些人們只要一提到,就會聯想到她的東西。所以Duarte 花了很多時間,發展了這個波型圖。從這個觀點來看,我很敬佩 Duarte女士。
但從應用的觀點來看,波型圖比較適合分析已有的簡報,但對於規劃一場新的簡報 …卻可能比較難以利用。特別是許多工作簡報,不見得都是情節分明的(例如:工作績效簡報、產品問題及改善簡報、甚至財務簡報)。這時內容的結構化會是比較重要的。我認同故事的重要性,也覺得若能適度的以故事包裝簡報,會有很棒的效果。但是這是在有結構後,才用的包裝呈現手法,不能一味的追求故事化,或是反客為主….要先有簡報簡構,才能發展簡報故事或情節啊…..!
再進一步來看:波型圖對於發展故事,或發展情節的幫助也不大,比較適合當成事後分析的工具吧。
如果各位沒時間到現場 …. 沒關係,Nancy Duarte 也曾經在TED 談到 Sparkline (與台北現場分享的差不多),就請大家看看 Nancy Duarte 分享的波型圖,也許各位會有不一樣的看法也說不定哦!
TED 影片
註:我個人十分尊敬&感謝 Nancy Duarte 對簡報相關的貢獻,也十分認同她的許多想法。因此才會在1年半前就著手翻譯他們公司作的影片,在每一次課程結束後,也會將她的書列為推薦書單之一。但如同前面提到的,簡報教到一個程度後,大家的許多想法都很接近了(譬如說:大家都會用便利貼來發展簡報,如同我們課堂上教的),而 Duarte 花時間去發展了一個簡報分析的工具:波型圖(Sparkline),這樣的嘗試及突破是很值得敬佩的。可惜是這個工具在應用面上不那麼直覺好用,但這仍無損與她在簡報界國際級大師的地位啊!而現場的表現,相信也讓大家看到了國際級簡報的標準。我也很高興,我們的簡報教學也在正確的軌道上前進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