獲邀向眼科醫師們做簡報教學,讓我覺得十分有壓力….。雖然先前已在台中榮總上過多場醫學簡報技巧的課程,也得到醫師們的肯定。但畢竟醫學真的太專業,而且每個科別都不一樣,像這一場主題是青光眼…….領域差很多啊…。因此,我花更多的時間準備,除了事先看過大量資料外,也花了一點時間 K醫學專業論文,最後面又動手修改了一些投影片
在這個過程中,我發現有一個觀念在製作投影片時十分重要,那就是一念一卡。一張投影片中,只傳遞一個核心觀念。這樣整張投影片才不會過於複雜(也不會塞入過多資訊,或文字太多太小)。
下面是原稿,談的是 RAM 專家訪談法的三步驟:文獻回顧(Systematic Review)、組成專家群(Expert Panel)、發展初步方案(Developing the Initial Set of Scenarios)。您可以從左邊的箭頭看到這三個流程,然後右邊白底黑字是說明。問題是.....字太小了,內容也太多,並不利於說明。
我們希望把三個步驟拆成3張投影片,但又希望能保持整個流程有先後的感覺。因此我們先用第一張,說明 RAM 的流程
而第二張開始談第一步驟,我們也加入了簡單動畫,配合說明步驟讓他逐步出現(上面二個網站畫面,即為原文中提到的 PubMed 及 Web of Science 網站),下面是在說明研究者如何下 Keyword ,然後得到什麼成果.
第三張談到專家群的組成(總共11個專家),下方文字說明專家的領域為何.(這都是原來投影片的東西)
第四張依照論文的描述,我抓了一個專家看問卷的圖。因為這個階段是發展初步問卷,必需讓專家們看過 1080 個個案,依此決定並收集專家意見。
再分享一張對比圖,左邊為傳統論文的 slide,右邊為我套用青光眼患者視野縮小的畫面,所作出的投影片,那一張比較清楚呢?(有趣的是,我先不公佈作法,並問現場醫師會如何呈現這張 slide,結果醫師們跟我有相同的觀點)
下面是這邊論文的原稿的其中二頁,看起來真是專業(以及密密麻麻的專業名辭),要當醫師實在不簡單啊...
心得:
1.好的投影片,就是保持單純,望文生義。一看就很清楚,並容易理解。
2.記得一念一卡的作法
3.挑到與投影片內容相符的圖片,是要花時間的....要善用 google
4.每次演講都這麼準備......我會昏倒....^_^’
5.現場有來自台大&三總...等知名眼科主任&醫師,有位醫師說:"您報告 Paper,跟專業的醫學人員報告的內容差不多吔!”,這是讚美嗎?謝謝醫師們的肯定,感謝!
6.謝謝大塚製藥的邀請及全程協助,謝謝 Joy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